导读: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化妆品行业又有哪些不良商家会被推上榜单呢?意凯在化妆品设备机械行业已经走过了快20个年头,我们始终相信,只有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十几年来,意凯始终遵循市场的公平公正的原则,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赢得了市场。我觉得企业更多的应该是自觉性,而不是逃避市场的政策法规。最近听说了职业打假人,小编觉得化妆品行业,多的是无意义的赞美和有利益的批评,缺少的是无利益的批评和有原则的赞美。
职业“打假”在化妆品行业也因此再度掀起波澜
30万,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这一次遇到麻烦的是国内知名的彩妆品牌兰瑟。
在因产品外包装的标识标注问题被“职业打假人”举报和诉讼后,兰瑟积极召回了问题产品,但拒绝了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兰瑟总经理李晓峰愤然回应:标识有错我们改,30万元撤诉,我绝不同意。
职业“打假”在化妆品行业也因此再度掀起波澜。从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基本层面上来看,批评和监督,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正是批评和监督的力量制衡着中国化妆品行业,使它避免向狂躁混乱的方向发展。
我们也看到,三十多年来本土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日趋良性和完善,消费者购买本土化妆品更加放心,遵纪守法的企业获得了更加公平和良性的市场环境,本土化妆品品牌和企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可以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局面。这其中,批评和监督功不可没。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要鼓励行业出现更多批评的声音。
当然,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还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市场。这意味着化妆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都在不断的完善中,不少化妆品品牌和企业还处在快速成长中。在国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企业需要一个吸收和改变的时间。兰瑟的案例,就是当新法规出台时,老产品没有能及时跟上调整步伐出现的。
在兰瑟的案例上,我们看到了高速发展中的本土企业的一些小问题,也看到了他们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快速的召回和整改。在这件事情上,行业相对于消费者,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而事件的另一方,职业打假人,则一直是毁誉参半的对象。在食品和药品的监管中,国家早已经明确打假不问动机,这实际上肯定了职业打假的合法性。从某种程度上看,“职业打假人”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起到了客观推进的作用,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和普通消费者的打假维权,是一种可行的补充。职业打假人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食品药品等行业的规范发展。
对于“职业打假”,各方也从来不乏忧虑。在商家和企业看来,“职业打假人”的目的就是谋求经济补偿,其中不乏借打假之名行敲诈之实者,因此不应该得到政府和法律的支持。而在不少第三方人士看来,“职业打假”虽然也有利于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各方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应该反对和唾弃的是,以“打假维权”为幌子,实则勒索企业的“职业打假人”。这种“以打假之名实行抹黑勒索”的现象已经与打假维权,整肃市场的初衷严重背道而驰,本身就是一种扰乱市场的行为。
而评判“职业打假人”的尺度,只能是法律。“依法打假”是“职业打假人”的底线,绝不能突破。对于一些逾越底线的职业打假人,相关企业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